• 学校简介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详细]

    历史沿革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详细]

    学校章程
    学校弘扬百余年历史积淀的厚重文化,秉承以“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为核心的华农精神,坚持“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育人传统,践行“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遵循“团结、勤俭、求是、奋进”的优良校风,坚守“不张扬、不浮躁、不盲从”的华农品格,彰显“现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与传统农科紧密结合、互促共进,培养创新人才”的办学特色。[详细]

    学校领导
    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详细]

    组织机构
    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详细]

    信息公开
    [详细]

  • 本科生教育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符合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勤奋务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创新能力强,善于沟通交流,具有社会责任感、全球胜任力和领导力,能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领未来发展的卓越人才。坚持价值引领,深化“五育融通”,着力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坚持通专融合,注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为目标的全人教育,加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深度融通,促进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内在联通,构建通专融合课程体系。[详细]

    研究生教育
    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953年,经历了起步、稳步发展、快速发展,进入到当前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阶段,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农学博士,第一个果树学博士。一甲子筚路蓝缕,半世纪砥砺前行,经过几代人不懈地努力,我校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42000余名高层次人才。[详细]

    国际生教育
    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可以追溯到1960年。2003年,成为“高层次专家培养高学历留学生”全国首批试点单位。我校坚持“质量优先、优化结构、特色发展”的原则,主要围绕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优势特色学科招收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生。我校来华留学生以学历生为主,其中博士生约占70%,硕士生约占30%。目前,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留学生在我校求学深造。[详细]

    继续教育
    华中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办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最初以开办政府管理部门的短期培训班为主。1960年,学校成立函授部,开启了学校高等农业函授学历教育办学历史,函授学历教育和干部培训得到迅速发展。1983年,学校获批成立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华中农学院分院。学院先后获批“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基地”“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湖北省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等各类培训基地10余个。[详细]

  • 科学研究
    学校科研工作最新进展[详细]

    学科建设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依托传统优势农科,理农结合培植发展生命科学,通过交叉培植、整合集成、发展巩固、带动提升,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提升传统农科。经过40多年艰苦奋斗,形成了以农科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艺等多学科相协调,学科优势特色明显,新兴与传统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格局。[详细]

    学术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科发院期刊中心2019年5月成立,负责《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养殖与饲料》《湖北风景园林》等中文期刊、英文期刊Animal Diseases的编辑出版管理工作以及指导服务Crop and Environment 和Molecular Breeding出版工作。[详细]

    社会服务
    农,天下之大本也;中国,农之大国也。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华中农业大学作为全国农业高等教育的重点学校,自创立以来,全校师生秉承"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优良传统,“兴学、富国、利农”的价值追求,自觉肩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历经百二十年而弦歌不辍。[详细]

  • 本科生招生
    华中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经过长期发展,学校已形成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艺多学科专业综合发展的格局。学校现有64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收普通本科生4900名,包括普通本科、艺术类、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预科班、内地新疆班、内地西藏班等招生类型。[详细]

    研究生招生
    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53年,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学校在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兽医博士、生物与医药博士);在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具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具有农业、兽医、风景园林、工商管理、社会工作、公共管理、林业、应用统计、翻译、机械、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法律、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会计等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授权资格。[详细]

    留学生招生
    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可以追溯到1960年。2003年,成为“高层次专家培养高学历留学生”全国首批试点单位。国际学生登录以下系统可以进行报名申请、结果查询和在校信息查询等。[详细]

    继续教育
    华中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办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最初以开办政府管理部门的短期培训班为主。1960年,学校成立函授部,开办农学、牧医两个专业的大专函授班,开启了学校高等农业函授学历教育办学历史,函授学历教育和干部培训得到迅速发展。1965年,学校在籍函授学历教育学生达到1700余人。“文革”期间,学校函授学历教育仅保留部分短训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校成人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恢复和迅速发展。[详细]

    本科生就业
    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是学校专门负责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构,致力于为在校生、校友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的指导、咨询与服务,内容包括就业创业与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就业创业能力辅导培训与活动实施、职业咨询与就业派遣服务、就业市场培育拓展与校园招聘组织实施等。[详细]

    研究生就业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就业指导中心是学校负责全日制硕士、博士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构,本着搭建平台、服务学生、促进就业的工作理念,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积极联络用人单位,开展就业指导,开拓就业市场,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引导毕业生就业创业,为我校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提供专门指导和优质高效服务。在指导中心和学院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输送的毕业生得到了各行各业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详细]

  • 科技合作
    与120多个国外(境外)科研机构和高校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科研合作网络,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 现拥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4个,其中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际联合研究中心4个,农业农村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湖北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重点专项”项目13项,NSFC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4项,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9项,主要合作的国别或地区是美国、欧盟、新西兰、英国、德国、日本、荷兰、比利时、以色列、埃及等。[详细]

    国际合作
    与120多个国外(境外)科研机构和高校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科研合作网络,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 现拥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4个,其中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际联合研究中心4个,农业农村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湖北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重点专项”项目13项,NSFC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4项,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9项,主要合作的国别或地区是美国、欧盟、新西兰、英国、德国、日本、荷兰、比利时、以色列、埃及等。[详细]

  • 校园风光
    校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主城区,坐拥狮子山,三面环湖,拥有5平方公里山水校园,9公里浪漫湖岸线,10公里“林中路”,6.6公里湖光绿道,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景面文心、情境交融的校园风貌引人入胜。[详细]

    校园生活
    学校社团文化丰富多彩,已建立了90余个社团。学校有丰富的科普、体育、文化场馆设施,以及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身心发展、素质拓展、职业导航、文艺娱乐等职能。。[详细]

    校园地图
    校园地图提供了详细的导览,帮助学生找到各个建筑、设施和景点。无论是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还是餐厅,地图上都标注了具体位置,并附有清晰的路径指引。[详细]

    实用信息
    我校共有校园观光车15辆,分为两条线路,按照行业标准和相关法规进行规范化运营,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便捷的校内交通服务工作。[详细]

作坊生产,线上流通——伪劣兽药生产销售的黑色链条

时间:2024-04-0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


1712656734565

近期,湖北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特大生产、销售伪劣兽药案,查获伪劣兽药数千箱,伪劣兽药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又是如何流向市场的?

一.生产者承认“完全不懂兽药”

2023年4月初,湖北省枝江市公安局接到举报称,有人在枝江市城区某仓库销售假兽药。接报后,枝江警方联合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力量开展调查。

“我找人办了张假经营许可证,上传电商平台后,很快就通过了审核,后来在很多平台都开了店。”犯罪嫌疑人谭某交代,他从上游生产厂家采购“三无”伪劣兽药后,集中存放在租赁的仓库中,通过网店销往各地。

“这个卖假药的主动打电话问我要不要兽药,价格比市场价便宜;他说有经营许可证和兽药批文,我就相信了,通过网络买了好几批药。”枝江市问安镇养鸡专业户柯女士说。

枝江市公安局食药环森大队教导员刘卫华说:“嫌疑人的客户十分分散,快递量巨大,光是聊天记录就有几十万条。”民警告诉记者,一袋兽药的市场价不过几元钱,嫌疑人靠一个仓库不到3年的销售额就高达130多万元。

此后数月间,枝江市公安局奔赴四川、安徽、广西等9省份收网,目前已抓获涉案人员29人,在9个省份捣毁制药厂19家,查获伪劣兽药3000余箱,涉案价值3000余万元。

办案民警发现,这些生产伪劣兽药的厂家,有的是农村小作坊,用生锈简陋的设备进行半自动生产。

在广西灵山县某城中村,一个伪劣兽药生产厂家租下废弃多年的农村小学用房做生产车间。办案民警说:“几间盖着青瓦的破旧平房,墙皮用手一拍就能掉下来,给人感觉大风一吹房子就能倒。”

在该厂抓获的一名嫌疑人交代了其生产伪劣兽药的过程:“说实话我完全不懂兽药,车间里有一块纸板,上面写生产投放比例,氟苯8斤、多西8斤、扑热8斤……这种药名叫‘死不了’,原料换一个比例就是‘不会死’。我只用将原料药扔进搅拌机就行,然后由其他人压制成片剂或药丸。”

二. 约98.5%的“药品”无任何疗效

刘卫华说,抽样检验发现,查获的伪劣兽药中,约98.5%的“药品”无任何疗效;还有部分养殖户反映,动物吃了药后病情加重乃至死亡。

据了解,伪劣兽药的受害者主要是小养殖户,他们比较分散,抗风险能力较差,且维权意识不强,损失情况难以统计。

“马吃了拉稀胀气,现在躺在地上翻滚,不知道能不能熬过今晚。”“给小羊羔吃了马上就死了。”这类反映兽药问题的聊天记录,在谭某手机里屡见不鲜。民警发现,一旦卖出去的药出现问题,谭某会马上退货赔钱了事。  

警方调查发现,一些厂家生产和销售含有中药成分的饲料,对外却以兽药为名进行宣传,宣称能治疗多种动物疾病,本质上也是伪劣兽药。

枝江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程云锋表示,伪劣兽药成本低、售价低,冲击正规兽药的市场,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态势。

华中农业大学兽药研究中心主任黄玲利表示,伪劣兽药可能造成治疗失败,给养殖户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如果伪劣兽药中掺杂了违禁药物,还可能使动物患上药源性疾病,最终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业内人士表示,兽药没有全国统一的采销网络,注册网店资质审核也比较宽松,只要提供资质证明照片,就可以线上开兽药店。记者调查发现,在网络销售平台,不少兽药网店挂着兽医证件或兽药生产许可证等照片,但无法核实证件是否属店主或客服本人。

“我们在嫌疑人的聊天记录中发现,有受害养殖户找到商家维权,但商家拿出厂家生产资质证件,就会让买家哑口无言,甚至以为是自己用错了剂量或药不对症。”枝江市公安局食药环森大队民警林凡说,有的厂家压根没有生产资质,却伪造生产资质欺瞒电商平台和消费者。

三.加大伪劣兽药打击力度

我国刑法规定,生产、销售伪劣兽药,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办案民警发现,在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兽药犯罪的司法实践中,有时难以科学估量伪劣兽药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影响后续定罪量刑,无形中提高了入罪门槛。民警建议,出台伪劣兽药造成损失认定的法律解释,强化打击犯罪的法律武器。

多位办案民警表示,制售伪劣兽药资金门槛低、违法成本不高。应加大打击力度,通过立法提高生产、销售伪劣兽药的违法成本,尤其要对多次违法人员设立“黑名单”,禁止其再次进入该行业,从根源上预防累次犯罪。

受访专家表示,电商平台审核是兽药线上流通的第一道关口,平台应担起主体责任,对兽药生产资质、生产批文、销售资质、用药指导资质等加强审核,大力治理违法挂证、假证开店、人证不符等乱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黄玲利建议,发动农业专家、基层兽医、农业技术员等群体,加强兽药辨伪宣传,提升中小养殖户对伪劣兽药的防范意识,发动群众提供伪劣兽药线索,对有效线索提供者给予奖励。